(原标题:IPO速递 | 小电科技,“用爱发电”?)
行业的激烈竞争下,营收越高亏损越大是小电科技的现实写照。
共享经济风口之下,催育出一批又一批的新兴共享领域。从共享自行车、共享汽车,到共享雨伞、共享充电宝,共享经济总是能够以其大基数、便于提供想象的特性吸引资本的青睐。
在共享充电宝的大浪淘沙中,“三电一兽”(来电、街电、小电、怪兽充电)的雏形初现。2021年4月30日,小电科技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计划主板挂牌上市,中金公司和UBS担任联席保荐人。
而在此之前,怪兽充电已于4月1日首当其先地登陆纳斯达克,这意味小电科技已与共享充电宝行业第一股失之交臂。
上市热潮持续升温,怪兽充电作为“第一股”登陆资本市场,甩给小电科技的难题之一,是一波蓄势待发的点位争夺战,
目前,小电科技处于亏损状态,赔本赚吆喝的生意显然做不了一世。在转战港股募集资金后,小电科技又能“持续发电”多久?
01 扩张不息,亏损不止
成立于2016年的小电科技,历经四年时间成为国内头部共享充电宝服务商。
截止2020年12月31日,小电科技的共享充电宝服务拥有超过71万个点位,已投放600万个充电宝,覆盖了全国超过1700座县市,另外,截至2020年12月31日小电科技注册用户数已达2.37亿,日峰值订单数为210万次,累计订单数为11亿次。
从共享充电宝点位数来看,71万的点位数量,已经占去了行业总点位数的3成。在餐饮、娱乐、星级酒店等场景方面,小电科技的点位数也都占据第一的位置。
但即使点位覆盖率拿下行业第一,注册用户数规模庞大,回顾小电科技的财务数据,却依然无法证明它的真实含金量。
值得关注的是,怪兽充电和小电科技二者本身的“吃饭饭碗”,都靠充电业务贡献,商业模式虽相同,但财务数据却大不同。
将怪兽充电和小电科技的营收规模与之对比,小电科技在2019年、2020年营收分别为16.36亿元、19.11亿元;而怪兽充电在这期间的营收分别为19.95亿元、27.89亿元。
在细拆两者该业务来看,2020年,怪兽充电的移动设备充电业务占总营收的96.52%;该项业务营收为21.12亿元;小电科技该项业务收入占比为97.3%,但营收相较于怪兽充电来书却略显低迷,仅为18.59亿元。
即使两者该业务的体量均维持在同一百分比区间,并且小电科技在点位数和投放数量都比怪兽充电体量大的情况下,营收规模反倒处于弱势方。
同时,小电科技的盈利能力也存在隐忧。近两年以来,小电科技盈利上由盈转亏,净利润从2019年的1.37亿元转为2020年亏损的1.04亿元;但相比之下,怪兽充电在2019、2020年的净利润分别为7543万、1.67亿元。
另一个无法忽视的事实是,在连续两年里,怪兽充电的毛利率都要比小电科技要高。招股书显示2019年、2020年,小电的毛利率分别为84.1%、79%;而同期怪兽充电的毛利率分别为85.54%,84.67%。
并且之前怪兽充电作为领先者上市,让大家相信共享充电宝是“低成本”的共享经济模式代表,拥有很好的在线盈利能力。
那究竟是何原因,使小电科技打破了外界对于共享充电宝行业“吸金”的固有认知?盈利情况跌宕起伏的小电科技,背后隐藏的又是怎样的市场战略?
对此,小电科技在招股书中也称,导致2020年业绩大变脸的缘由一是因为新冠疫情对小电科技收益增长的负面影响,二则是急速的规模扩张。
共享充电宝公司对资本的核心号召力是点位,客流量多的位置正是资本眼中的香饽饽。如若谁能拿下,谁也就掌握了议价权。
在小电科技的成本开支里,占比最大的一项是分销及营销开支。2020年小电科技的分销及营销开支的同比增长率要远超于营收同期的增长率。
点位的抢夺意味着要投入进场费和分成。在2018年、2019年及2020年中,小电科技向点位合作伙伴及渠道合作伙伴支付的激励费分别为1.05亿元、7.15亿元、10.13亿元;分成费用分别为1亿元、5.74亿元、7.10亿元;进场费分别为425万元、1.41亿元、3.02亿元;同比增长4.1%、19.7%、29.8%,呈明显上升趋势。且整体激励费占营收比重分别为25%、44%、53%。
由此可见,小电科技对其拓宽规模、抢占点位市场,格外看重。
事实上,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在点位覆盖率方面,小电科技以29.2%的比例拿下行业第一。
此外,根据Trustdata数据,2019年,街电、小电、怪兽充电、来电分别占据28.6%、27%、25.1%、15.6%的市场份额,其他共享充电宝品牌则为3.7%,显然,就市场占有率来讲,小电科技成绩的确是出色的。
早期阶段,共享充电宝行业的主力战场是放在了一二线城市,街电、怪兽充电曾在此有过腥风血雨的战斗。
目前,一二线城市的红利蛋糕已经被“三电一兽”等主要品牌瓜分见顶时,小电科技选择了通过拥抱下沉市场来暂时缓解发展压力。那么,这个策略是否能成为小电科技新的突破口?
目前,共享充电宝的渗透率仍然较低,点位布局尚未饱和。
根据艾瑞咨询发布的《共享充电宝行业研究报告2020年》指出,共享充电宝整体线下消费场景的渗透率在20%-30%之间,渠道进一步下沉,而商业模式定可复制,尤其是三四线城市还有较大的开发空间。
根据每个城市划分的点位数量来看,2019年小电科技在一线城市的点位数从9.41万个下降到2020年的9.05万个;二线城市的点位数则从2019年的37.44万个增长到2020年的38.83万个;其他城市点位从2019年的20.6万个增长到2020年的23.63万个;二三线城市分别占比为54%、33%。
这显然是一步获取更多用户、服务群体的棋。
小电科技此次在下沉城市的发力,抢先一步的占据了市场份额。由此可见,小电科技对于这片蓝海的必争之心愈演愈烈。
为能在三四线城市的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小电科技将广袤的下沉市场作为自我救赎,已是必然之举。
尽管市场空间巨大,可下沉城市相较于一线城市更成熟的用户市场教育及人口规模红利,共享充电宝的利用率则略显疲惫,不太明朗的产品利用率是影响营收的关键因素。
2019年,共享充电宝涨价的趋势,让行业内主要玩家趁此盈利。那时的小电科技年度盈利还保持着正向。在疫情冲击下,小电科技化赢为亏,2020年亏损高达1.07亿元,突破自成立以来最大的亏损额。
02 一门令人焦虑的赔本生意
从商业逻辑上看,共享充电宝“投入低,产出高”的特性,再加上行业门槛低的特性,其线下流量更能受到资本的青睐,显然是一门不错的生意。
这样一来,众多玩家趁早入场,风口之下,勇敢压倒理性,巨头们疯狂地开启烧钱大战、得以抢占市场份额。
但如同我们前面提到的一样,做共享充电宝拿什么和竞争者比拼?点位规模竞争是行业内玩家最直接的杀手锏——共享充电宝本质上是个地推生意,以客户拓展和铺设维护为主。而小电科技的业务拓展人员占比超8成的数据也再次验证了这一点。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截至2020年12月31日,小电科技拥有中国共享充电宝市场中最大的直营业务拓展团队。在小电5992名全职员工中,业务拓展人员占比82%,共有4919人,研发占比7%,共有416人,中后台部门占比11%,拥有657人。
再回到小电科技本身的经营模式运作规律来看,更是反映出对规模扩张的迫切之心。
首先,就直营模式高速的运营效率来讲,这是其优势所在,因此小电科技也对此较依赖。在2018-2020年中,小电科技直营业务分别占总营收的87.8%、92.3%、93.6%。形成了业内所有市场参与者中最大的直营网络。
其次,直营模式的运作规律,推动运营商直接与适合的点位合作商进行合作分成。为吸引更多的点位合作伙伴,小电科技制定了更具吸引力的激励政策,将进一步增加分成费用作为更有竞争力的条款,确保有效的市场扩张。
根据招股书显示,2018年、2019年及2020年,小电科技的激励费率分别为25.2%、44.2%及54.5%。
居高不下的激励费用让小电科技的盈利能力大打折扣。不过,面对百舸争流的行业市场,怪兽充电的激励费用同样维持在高区间,2018-2019年,怪兽充电的激励费率分别为48.2%和58.1%。
进一步说明市场竞争环境激烈,在身处一个以线下商家为主要服务场景的商业模式下,行业内的玩家不得不卑微的削弱议价权,给到商家更高的抽成比例,弱势方的地位使线下进场费水涨船高。
直营模式的运营成本也让小电科技背负着巨大的经营压力,其弊端就体现在产生大量成本花销上。
由于小电科技为增加维修或更新充电宝的效率,大量自建仓储物流点。同时产品形态也非常多元化,从小型移动柜机到大型柜机,产品供应能力显著提升的同时,无形中也增加了不可控的硬件成本。
用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去开拓占领市场,又会产生何种现象呢?
当行业玩家挤破头来亏损试水,使得充电宝数量上升,而平均到单个充电宝的消费频次就会降低,则会出现供大于求的现象,利润也随之而降。
目前行业玩家为了能牢固的占有住市场的份额,不惜给予商户高昂的分成,激进的扩张手段则会造成企业未来的盈利空间。
此前,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小电科技先是选择在国内上市,在2020年7月小电科技与浙商证券签署上市辅导协议,拟在创业板上市。到2021年1月时,小电科技已完成3期上市辅导工作。
但到了4月初,小电科技终止了在A股上市的动作,则是将招股书递交到了港交所转战港股上市。
行业的竞争笼罩下,营收越高亏损越大是小电科技的现实写照。形势下,小电科技背负着巨大的现金流压力。为躲避危机,则是要快速募集资金,确保可持续经营下去。这也就是公司为何将上市作为优先选择。
于是,在历经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小电科技毅然转战进军港股。
前有怪兽充电上市,再有街电和搜电合并。涨价、上市、合并成为共享充电宝行业趋势的代言词。重压之下,小店科技面对关键的竞争节点,又该如何破局呢?
03 对韭当割,又是“资本泡沫”的戏码?
曾经行业里号称“十天融资三亿”的共享充电宝,其融资速度甚至超过了当年的共享单车。但历经三年周期的大洗牌后,共享经济领域形成新的格局。
热潮退去,才能看出谁在“裸泳”。从疯狂到回归理性,从野蛮生长到冷却灭亡,共享经济更像是投资人一展拳脚的领域。
对于共享经济,市场已经形成了一套可复制的方法论——在前期进入扩张市场时总会以极低的价格吸引消费者,通过快速扩张抢占市场份额,再形成垄断地位后通过培养好的用户习惯进行价值变现,最后到“收割”与盈利的环节。
值得一提的是,在2019年下半年的共享充电宝涨价潮中,小电科技也没有缺席。有用户反馈,去年1月在广州的大型商场租借小电80分钟只花了2元,到了8月,同样的时间直接翻到了4元。在个别人流密集、需求量大的景区,价格更高达6元/小时。
高昂的收费价格和没跟上的用户体验不对等,用户必然不买账。“充电宝”更像一个伪需求,“充电”才是老百姓的刚需。
2018年下半年,眼看着小电科技实现盈利,但几乎就在同一时间,资本市场对于共享充电宝行业的投资热情开始冷却,小电科技官宣的最后一轮融资停留在了2018年3月。
无论资本造的风口是蓝海也好,还是黑洞也罢,盈利模式是好是坏,小电科技继上市之后距战争结束暂且还望不到尽头。
只要愿意烧钱,共享充电宝业务几乎没有护城河,这就意味着钱要继续融,点位继续夺,新玩家也会继续来。
未来的市场容量或者又会和团购、打车一样形成“马太效应”,再次重新上演类似于共享单车一样硝烟不断、更加惨烈的戏码,又将是一场羊毛出在羊身上无终止的游戏。
小电科技在占据足够多的商户点位之外,有没有摸清这个行业的护城河在哪里?同时略显急功近利的行业状态之下,未来又能否重新找到自身的价值增量点?不光小电科技,这是乃至很多共享领域从业者都应重新斟酌的问题。 (作者:王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