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月15日电题以马踏飞燕造型为标志的中国旅游“失去吸引力”了吗,中国出入境旅游“失衡”了吗?
“不!”对这些似是而非的议论,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15日以翔实的数据和事实分析,进行了反驳。
在这位中国旅游业新“掌门人”心中,就像在每年近40亿人次国内游客、1亿多人次入境游客眼中一样,美丽的中国风采依旧,而且将更有魅力。
“最近有一种说法很流行,说‘中国存在巨额的旅游贸易逆差’,说‘2013年我国旅游贸易逆差730亿美元,2014年旅游贸易逆差突破1000亿美元,增长近50倍,我国已成为世界旅游服务贸易逆差最大的国家’。这实际是一个严重误导性的说法。”
李金早说,出境旅游花费和入境旅游花费,目前不是同一个统计口径,不具备可比性,更不能简单相减。“就如拿椅子和杯子相比相减,犯了常识性的统计分析错误。”
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海外旅游花费的调查统计制度体系。国家外汇管理局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时,出境旅游的统计口径包含长期(超过一年)医疗和留学费用,除出境旅游消费外,留学生等特殊人群学费、食宿以及在外短期工作人员当地消费,也划入国际服务贸易项目统计范畴。而国家旅游局测算入境旅游收入数据,执行的统计口径未包含长期(超过一年)医疗和留学费用,两个统计数据口径一大一小,无法直接相比,更不能直接加减。
我国出境旅游花费和入境旅游花费还存在另一个口径差异:入境旅游花费调查分为过夜和不过夜,出境旅游花费调查则不分过夜和不过夜。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境外花费,又是根据其他国家和地区发布的中国人入境花费整理计算,而各国和地区对统计方法不尽相同,数据不具备可比性。
其实区别很明显。只要留意,我们就会发现国人出境,很多时间消磨在购物中心;境外朋友入境,大部分时间游山玩水。我们很多人出境,就是大包小包购物,在景区是下车拍照。
“我国公民出境花费高,主要高在境外购物特别是国外购买奢侈品。由于联合国2008版国民经济核算的旅游卫星账户部分的调整,已将奢侈品购物从服务贸易中调整到货物贸易,中国出境旅游花费数据大大减少。”熟稔国际贸易问题的李金早说,我国出境旅游花费有阶段性特征和政策因素,主要是关税高、人民币升值等因素,并不是典型旅游消费行为,而是一种贸易替代。有关研究数据没有扣除这些因素。随着中国自贸区建设、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以及出境游客消费逐步成熟,排浪式海外购物特别是购买奢侈品消费将理性回归。
根据国家信息中心课题组调查,扣除不合理或“错配”因素后,不仅没有所谓巨额旅游贸易逆差,还存在顺差。2013年中国国际旅游支出为1286亿美元,国际旅游收入516.64亿美元,扣除留学费用约为400亿美元,奢侈品消费近500亿美元,以及几个主要国家和地区出境和入境旅游人均花费差距、回流等因素,至少还有顺差上百亿美元。
数据最有说服力,关键是数据要科学、直观。最直观的,就是旅游者。2013年,我国入境旅游总人数12907.78万人次,出境旅游总人数9818.52万人次,目前入境旅游比出境旅游人次还多3089.26万人次。出境旅游的地区结构与入境旅游地区结构也基本一致。因此完全可以计算差额,包括扣除海外接待体系资金回流,出境旅游花费中发生在国内费用。
李金早认为,要树立“旅游入出境总人次”概念。我国已从入境旅游目的地转变为入境旅游目的地与出境旅游客源地的双重旅游国。应该把入境旅游与出境旅游作为一个整体,研究统筹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如外贸,讲进出口总额,反映对外经济交往的总体规模。入出境旅游在客源地和目的地国产生的相关拉动是综合性的。
“在会同统计局做好常规旅游统计同时,我们要会同国家信息中心,建立旅游经济运行动态监测机制,全面反映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开展旅游统计改革试点,解决各地区旅游统计数据横向不可比、纵向不可加问题。要彻底结束我国没有旅游数据总量分析的历史。”
金额上,我国出入境旅游有100亿美元以上顺差;客流上,我国入境游人次多于出境游人次。近几年我国入境游增长速度放慢,既是欧美金融危机重创本国出境旅游意愿的结果,也有人民币升值因素。随着全球经济逐步恢复,我国加大“美丽中国”推广力度,创新旅游服务产品,加大入境签证便利化措施力度,可以预言的是: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古老而现代的美丽中国,将保持世界最佳旅游目的地国家之一的地位。
“法国和西班牙朋友当心,你们要被中国超过了!”在世界旅游组织,法国、西班牙、中国等主要旅游目的地国家朋友见面,经常这样说。
这不是玩笑,很快会变成现实的。
请关注新华旅游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