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IT科技 - 正文

拿下混合云的又一“杀手锏”,微软Azure Stack HCI有何特点?

来源:至顶网 2021-04-01 19:23:59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日前,微软宣布,由世纪互联运营的Azure Stack HCI超融合基础架构混合云解决方案近期将在中国市场正式商用。

(原标题:拿下混合云的又一“杀手锏”,微软Azure Stack HCI有何特点?)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商业模式如何变革,竞争格局又如何变换,“快创新、低成本”始终是企业长足发展的“真理”。所以,当进入云计算时代,企业发现传统的IT架构不仅部署周期长、上线慢,还因为复杂的架构存在各种兼容问题、管理问题时,超融合基础架构(Hyper Converged Infrastructure,简称“HCI”)就变得“真香”起来。

由于把计算、存储、网络等所有软硬件资源都整合到了一起,超融合做到了“开箱即用”,不仅可以简化企业的部署,加快业务上线时间,还大大降低了运维成本,节省了IT支出。

而现在,企业对“快”的追求又更进一步——就是在多环境之间实现快速且灵活的应用迁移和交互。这时候,“HCI”又被赋予了另一层含义,即Hybrid Cloud Infrastructure,其中,超融合作为底层架构,同样是混合云落地的重要基础,能够帮助企业实现在本地、公有云和混合云多个环境之间的数据流动。

所以,对于近几年来一直持续发力混合云的微软来说,超融合也是一个必须拿下的领域。2019年,微软推出了Azure Stack HCI V1版本,通过采用Hyper-V、Windows故障转移、存储直通(Storage Spaces Direct)等技术,可以满足企业实时故障转移、虚拟机平滑扩展、硬件保障维护过程中的业务连续性等需求;2020年底,Azure Stack HCI V2版本问世,从设计理念到技术细节,它都更契合混合云下的业务需求。

而在日前的2021微软Ignite中国在线技术大会上,微软又进一步宣布,由世纪互联运营的Azure Stack HCI超融合基础架构混合云解决方案近期将在中国市场正式商用,并且,微软与英特尔、联想、戴尔等硬件合作伙伴推出的Azure Stack HCI超融合基础架构的验证平台或集成系统也将同时开放订购。

为混合云而生:全栈支持,选择多样

在微软Azure的混合架构中,不仅有Azure公有云,有Azure Arc,还有有Azure Stack,有Azure IoT。其中,Azure Stack的作用是将Azure服务和功能扩展到各种公有云、私有云甚至边缘端,并且可以实现跨数据中心、边缘端和云的统一管理。

具体来说,Azure Stack由三部分组成,除了Azure Stack HCI之外,还有专注于边缘机器学习、边缘计算和物联网的云管理设备Azure Stack Edge,以及可以帮助企业实现应用现代化的云原生集成系统Azure Stack Hub。“在混合云领域,微软的主要优势是从云到端到边缘都能提供完全整合的,满足企业级客户需求的设备和架构,而Azure Stack HCI的好处在于,它的技术原理跟公有云是一样的,是经过Azure验证的。”

微软大中华区副总裁兼市场营销及运营总经理康容表示,“第一,我们提供的是国际级、企业级的大规模混合云服务;第二,无论是公有云、私有云还是混合云,企业都可以按照云服务的模式来采购;第三,企业不仅可以轻松地管理全部的云服务和相关设备,还可以非常灵活地选择需要的合作伙伴。”

比如,基于Azure Stack HCI,英特尔推出了一个精选解决方案,通过微软、OEM厂商和英特尔的一系列认证和联合开发,方案集成了所有最优的软硬件方案,用来支持企业的应用负载,从配置角度来说,该方案还可以匹配企业场景化需求,提供一系列高性能和高性价比的高端配置。

再比如戴尔,基于Azure Stack HCI,戴尔为企业提供了非常完善的集成系统,这个集成系统可以覆盖企业全栈的生命周期,可以为企业提供灵活的配置选项,还可以按需付费。让企业真正感受“即服务”体验。

“企业在选择Azure Stack HCI集成硬件的时候,主要的原因是想通过一个简单易用、一体化的方式去管理线下的超融合系统,加上Azure所能提供的线上的功能和能力,比如安全中心、备份等服务,去真正提升混合应用的场景。”微软大中华区Azure事业部总经理林家伟表示。与此同时,通过超融合方式,Azure Stack HCI可以集成的也不仅仅是Azure和Azure的边缘节点,还包括VMware、AWS、Google Cloud等其他的云,以及Kubernetes集群,覆盖范围非常之广,这也是其重要的特点之一。

除此之外,据Azure基础架构与应用产品营销主管朱哲介绍,在今年的全球Ignite大会上,微软还发布了Azure Arc enabled Kubernetes以及Azure Arc enabled Machine Learning两大核心服务,这意味着,企业将可以通过Azure Stack HCI享受云原生和容器服务。

公有云式体验:按需订阅,专注创新

其实,归根结底,企业采用某种技术,都是为了实现业务价值。如今的趋势是,企业的业务根据不同的场景需求被大量分散到各种各样的平台和环境中:比如,直接面向终端消费者的业务要求响应速度快,通常会放在公有云甚至是边缘端,而以财务为代表的后端支撑业务则更要求稳定优先,通常会放在私有云甚至本地;再比如,在疫情之后,越来越多的企业仍然保持本地+远程的混合办公的状态,这使得对混合云需求甚至是边缘计算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在这样的复杂状况下,如果能够通过超融合和混合云一站式搞定技术的难题,并且不受限于数据壁垒,不用管自己的哪个业务跑在什么环境中都可以轻松地管理,那么企业就可以放开手、全身心地投入到业务创新中。

举个例子:在麦当劳的门店中,有一个订餐的电子系统,可以帮助消费者自助点餐和付费,因此,这台机子首先要有计算能力,另外,在不联网的情况下也要能够完成订单的服务。同时,在联网时,机器还需要把最新的价格、促销活动实时推到每一个麦当劳餐厅的节点上。为此,麦当劳在比利时的公司就使用Azure Stack HCI,帮助IT人员通过远程管理的方式,把最新的程序,远程推进到边缘的节点上,轻松地管理这些集群。这就是Azure Stack HCI的可能性和场景。

在联想企业科技集团智能云服务事业部总经理刘淼看来,这样的可能性和场景正在变得越来越多。“比如边缘的能源监控、水务监控,还有高清游戏、视频会议,未来的全息会议等等,都很适合基于Azure Stack HCI的解决方案。”刘淼表示。“在未来的选择中,企业可能有多种通路。如果要购置一个全新的云服务系统,我们可以把硬件、应用和算力都加在HCI集成的平台上,这样一来,企业甚至不需要数据中心和带宽,只要根据需要按需付费。”

从PC到服务器,再到企业级服务,联想多年来一直是微软在全球的战略合作伙伴,如今,双方的合作也越来越广泛。刘淼指出:“我们不光在中国具备微软SA的资质和能力,能帮助中国企业出海,同时联想在北上深还有能够为客户提供服务的数据中心。在数据中心里,可以放上微软的Azure Stack HCI产品,也能帮助客户迁移、运营服务,甚至外包。所以微软+联想会让我们的客户在混合云时代得到最好的保障。”

集生态之力:强强联合,加速赋能

如前面所说,通过微软与联想、戴尔、英特尔等合作伙伴的合作,使得Azure Stack HCI的部署方式选择更多也更加多样化,企业不仅可以直接下载Azure Stack HCI,并安装在已有的硬件设备上,也可以通过戴尔和联想等合作伙伴提供的集成系统获得Azure Stack HCI的超融合能力。

这些,基于的是微软与众多生态伙伴们长期稳定且默契的合作基础。而对于此次在Azure Stack HCI方面的合作,英特尔行业解决方案集团CTO吴闻新:“第一,站在客户的角度,他们在选择超融合方案或者云方案时,不光是对一个产品的选择,还要考察服务提供商到底有没有云的能力,而微软有从产品到生态的整体能力,并且能够源源不断地输出其能力;第二,从技术维度来看,英特尔和微软的合作在底层有特别深的关联关系,基于HCI超融合平台,我们可以使虚拟机的部署数量增长41%,IO的吞吐率可以实现70%的增长。另一方面,英特尔也保证了微软云的性能,这使得微软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戴尔科技集团大中华区售前系统工程部总经理杨捷则表示:“戴尔与微软合作已经30年,从成立第一天起就是合作伙伴,彼此互相依存、互相促进。而超融合或者混合云,不只是一个操作系统加一个硬件的问题,里面有很多集成化的开发工作,包括后续的运维和支持的整合。”“所以,我还在期待,未来与微软更深层次的合作, 例如在公有云上发布更多的增值服务,甚至可以通过Azure Arc发布到HCI的集成系统里面。”

据了解,Azure Stack HCI操作系统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可用,支持18种语言,配置方面最小支持2节点、最多支持16节点,存储方面从4核、64GB内存到256核、8TB内存以及超过1000TB的范围都可以提供。而现如今,通过与本地生态伙伴的合作,相信Azure Stack HCI在中国市场的商用化也将继续加速,为中国企业的混合云落地提供更多选择和更大能量。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