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公司动态 - 正文

创耀科技IPO前突然更名意欲为何?独董任职或藏风险

来源:壹财信 作者:边 城 2021-04-23 11:53:22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来源:壹财信 作者:边 城 此前,《壹财信》曾刊发报道,就创耀(苏州)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创耀科技”) […]

(原标题:创耀科技IPO前突然更名意欲为何?独董任职或藏风险)

来源:壹财信

作者:边 城

此前,《壹财信》曾刊发报道,就创耀(苏州)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创耀科技”)收购关联资产、实控人父亲股权套现的情况提出了质疑。

同时创耀科技曾和华为关系亲密、对神秘的第一大客户“A”一直讳莫如深,引得各方媒体猜测纷纷。《壹财信》研究中还发现,创耀科技在IPO前突然更名令人不解;另还有一独立董事的任职还藏有风险。

IPO前突然更名

创耀科技的前身创达特(苏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创达特”)成立于2006年8月2日,是一家热门的主营通信核心芯片设计开发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采用Fabless模式,自身不从事晶圆制造和芯片封装测试,主要委托专业的晶圆厂商和封测厂商完成。

创耀科技成立之初主要对宽带互联网关键接入技术及核心芯片进行研发。2012年,凭借在基于铜线传输领域的通信技术及芯片研发方面的积累,创耀科技开始进入宽带电力线载波通信领域,同年与国内知名芯片设计公司合作,正式开展芯片版图设计服务。

创耀科技前身系由TRIDUCTOR TECHNOLOGY, INC.出资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设立时是一家外商投资公司,注册资本为100万美元。

纵观创耀科技的发展过程,“创达特”一直是公司重要的商号,2013年以来,创达特先后注册了16个境内外商标,其中有6个是直接以创达特申请注册。

(截图来自招股书)

但在IPO前的2020年6月4日,创达特召开股东会,将创达特整体变更设立为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名称变更为“创耀(苏州)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商号由创达特改为创耀科技后,“创达特”仍然在创耀科技随处可见,之前注册的多个“创达特”相关商标仍然存在。不仅如此,2020年更名为创耀科技后新申请的5个商标,还有直接以创达特申请的商标,另外有一个“创耀科技 DUCTOR”字样的商标也同时在申请中。

截至目前,新申请商标还未注册生效,“创耀科技”字样的商标还未注册成功,“创达特”商标在公司发展中的影响,新商号或还暂时无法取代。

(截图来自中国商标网,标红为新申请商标)

值得一提的是,在创耀科技的官方网站上,赫然显示着“TRI ductor”字样的标志,而且在官网的招聘链接上,也以原商号“创达特”作为公司名称。

(截图来自创耀科技官网首页)
(截图来自官网指向的链接)

通过互联网搜索公司简称“创耀科技”,发现全国有该同名商号的公司远不止一家,未来或存在一定的同名风险。如今公司业务等各项工作还对旧商号有所依赖,招股书或应该对创耀科技IPO前突然更名的原因作出详细解释说明。

一独董任职或藏有风险

据招股书,创耀科技董事会共9名董事 ,其中独立董事3名。其中一名独立董事为张卫,1995年6月至2019年6月历任复旦大学副教授、教授、微电子学系系主任、微电子学院副院长、微电子学院执行院长,2019年6月至今任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院长,2020年9月至今任公司独立董事,任期至2023年6月18日。

据教育部发布的相关规定,“对本单位党政领导干部在企业兼职情况进行全面梳理汇总,登记造册;要求所有干部严格按照规定认真、如实填报,并对填报内容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签字确认。部机关离退休干部兼职情况由离退休干部局负责检查。”在该通知的附件中明确“党政领导干部包括部机关、直属单位及其内设机构、直属高校及其院系等副处级以上干部”,此规定发文对象包括部属各高等学校。

复旦大学是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国家双一流(A类)、985工程、211工程建设的中国顶尖高等学校。而独立董事张卫在外任职应该按照上述相关规定执行。

引起注意的是张卫作为高校的院系领导,还非常热衷于在上市公司担任独立董事。

公开信息显示,张卫目前其已在4家上市公司担任独立董事,分别为中微半导体设备(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科创板 | 中微公司 688012.SH)、上海硅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科创板 | 沪硅产业 688126.SH)、上海贝岭股份有限公司(上交所主板 | 上海贝岭 600171.SH)、通富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中小板 | 通富微电 002156.SZ),另外还在一家上海微电子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也担任独立董事,这家公司也正在准备IPO,目前也已经在辅导进程中。

而据上交所关于独立董事任职的相关规定,“已在五家境内上市公司担任独立董事的,不得再被提名为其他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候选人。”

张卫同时在上市公司及拟上市公司任独立董事的数量超过了5家,其一方面能否还有精力认真履行独立董事的职责义务、避免成为“花瓶”摆设,另一方面未来还藏有任职违规的风险存在,都应该引起关注。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