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公司动态 - 正文

Q1财报业绩超预期,腾讯音乐或将迎来股价、市值的双升期?

来源:松果财经 2021-05-19 13:38:51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Q1财报业绩超预期,腾讯音乐或将迎来股价、市值的双升期?)

原创 花爷 来源 子弹财经 昨天

原文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0bdFfg9PCHeEIpnnwvMycQ

作为目前国内唯一一家综合型在线音乐与音频娱乐中概股,腾讯音乐所释放出来的发展活力正不断调高中国音乐产业的“天花板”,同时也将重塑产业“最值”的基本面逻辑。

作者 | 花爷

出品 | 子弹财经

5月18日,腾讯音乐娱乐集团(NYSE:TME)发布了2021年第一季度财报。财报显示,公司一季度录得营收达到78.2亿元,较去年同期的63.1亿元上涨24.0%。其中,来自在线音乐服务的收入由2020年同期的20.4亿元增加到27.5亿元,同比上涨34.5%;来自社交娱乐服务及其他收入由2020年同期的42.7亿元增加到50.8亿元,同比上涨18.9%。

腾讯音乐娱乐集团

#TME财报 清风徐来,万物共生。在充满希望与机遇的2021年第一季度,我们带着对音乐梦想的滚烫热爱和对行业多元发展的不懈探索,在每一位行业伙伴、音乐人以及爱乐者的陪伴、共创与见证下,再一次交出了一份稳健、新颖亮眼的开局答卷!在这个夏天,让我们一起继续用音乐创造无限可能,开启属于中国音乐与万物共「声」的崭新未来!

业内人士指出,腾讯音乐已连续多个季度交出超预期的业绩答卷,此次新一季财报再次展现出稳健增长的态势。

从版权合作到原创音乐人扶持,从产品矩阵扩容到商业模式优化,从自身生态完善到产业生态建设,作为目前国内唯一一家综合型在线音乐与音频娱乐中概股,腾讯音乐所释放出来的发展活力正不断调高中国音乐产业的“天花板”,同时也将重塑产业“最值”的基本面逻辑。

1

付费继续保持高增长,

在线音乐呈现强劲“成长性”

作为公司核心业务之一的“在线音乐服务”,带来的多财季两位数增长,本财季“在线音乐服务”板块表现依旧亮眼。

用户方面,在线音乐付费用户突破“6000万大关”达到6090万,同比增长42.6%;第一季度在线音乐付费用户新增490万,这也是自2016年以来季度最大净增长,付费率为9.9%,高于2020年同期的6.5%和上一季度的9%。

收入方面,在线音乐订阅收入16.9亿元,较去年12.0亿元同比增长40.8%,且来自在线音乐服务的收入由2020年同期的20.4亿元增加到27.5亿元,同比上涨34.5%。占公司收入占比也由2019年Q1期内的28.0%一路走高至2021年Q1的35.2%。

除了用户付费意愿的加强,旗下平台核心音乐用户群体更加积极活跃,音乐平台用户总使用时长呈现出健康增长态势,用户与腾讯音乐的粘性日益强化,这不仅可以推高消费端的收入规模,同时也可以促进该业务板块下广告收入的获得。

第一季度,腾讯音乐在线音乐广告收入同比增长超100%。回顾过去几个季度的财报内容,不难发现,随着腾讯音乐在线上线下整合营销方面的持续探索,进一步丰富广告类型、联动大腾讯生态内的其他应用打造多端营销活动,其在线音乐业务的商业化有望打开一个更加广阔的空间。

得益于丰沃的内容储备和多元的音频类别,腾讯音乐在线音乐服务已呈现出强劲的“成长性”,在线音乐订阅、广告服务等商业变现途径效能凸显,平台已平稳进入到商业化的长线发展阶段。市场预测,TME将会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继续保持优势,持续领跑行业。

2

创新业务高效推进,

跨业态联动夯实抗冲击能力

随着核心业务在线音乐与社交娱乐的持续巩固,为了给用户、产业以及资本市场撬开更多的想象空间,近年来,腾讯音乐开始将战略规划的目光瞄准至“大声态”建设,以期解决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其一,人口红利见顶的存量时代下,如何在保障现有用户体验的同时,尝试增设更多新的内容,促进平台用户向着付费用户转化,提升平台的商业能力,推动行业共同探索音乐内容更多价值空间;

其二,社交元素的商业价值已被验证,平台未来应如何将这一元素更好地与内容元素进行融合并锤炼“新长板理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同时探索多业态融合下的更多新的商业可能性。

腾讯音乐给出的答案是:拓宽音频生态的内容边界,整合内容资源优势并持续布局长音频领域。其在长音频领域、社交领域的前瞻布局无疑成为未来的期待点。

创新业务方面,今年4月,腾讯音乐将在去年推出的自研产品“酷我畅听”与战略收购产品“懒人听书”做出合并升级的决定,并推出了一个全新品牌——“懒人畅听”,这被业内视为其持续深入布局长音频内容领域的关键之举。

尽管市场对于腾讯音乐挺进长音频的决策早有预料,然而令所有人大呼意外的是,平台能在如此之短的时间内,便将这些创新业务高效推进获得显著成果的执行力与决心。本次财报显示,继2020年底长音频MAU破亿后,腾讯音乐2021Q1的长音频MAU渗透率更是从去年同期的5.5%上升到20%。

另一创新来自于产品,通过内容+社区的“底盘”,让平台之中的所有参与用户更好地实现情感连接,基于此,新增用户粘性自然会有所提升。第一季度,QQ音乐扑通社区的用户渗透率和用户留存率继续环比稳步提升,该社区已成为粉丝与偶像进行互动以及内容宣发的领先渠道之一;此外,酷狗音乐粉丝说也吸引了许多知名音乐人、厂牌和内容IP与其粉丝在该社区进行实时互动,其年轻用户比例不断增加,并实现了用户渗透率与用户人均使用时长的环比持续提升。

随着越来越多的用户对强连续、重参与和多交互的内容热情持续高涨,腾讯音乐旗下现场演出品牌TME live等业务快速突围,并孕育出一波较强的势能。

此外,上线仅一年有余的TME live,吸引了五月天、刘德华、陈奕迅和周深等100多位业界顶流线上开唱,在一年的时间里,快速成为国内领先的在线演出品牌。此外,在一周年之际,TME live共获得了超70个微博热搜,社交媒体超180亿次曝光。

如果说C端服务考验的是一家企业对用户体验性价比的掌控,那么B端服务的发力则是腾讯音乐对IoT领域的前瞻探索。

在智能终端的内容消费日益普及的趋势下,腾讯音乐正在积极拓展旗下整体业务在IoT使用场景的广泛覆盖。在截至2021年3月31日的三个月里,公司包含车载系统、智能音箱、电视以及其他智能设备在内的IoT MAU规模已达到6900万,同比增长50.0%。

4月,腾讯音乐宣布管理层调整,委任彭迦信为公司执行董事长,委任梁柱为公司首席执行官和董事会成员,本次任命显然会加强腾讯音乐的长远战略布局,并进一步加强音乐与腾讯体系特别是PCG业务之间的合作,打开在长短音视频上的想象空间。

战略推进也好、财务表现也罢,这些表面都向外界证实着腾讯音乐发展的“底色”:多样性的音频布局已帮助腾讯音乐打造出强大的内容生态力,同时业务间、生态间及产业间的协同也形成了良好的抗冲击能力。

3

优质业绩驱动,引导“价值股”回归正确估值

纵观当下美股市场,内容社交板块或被视为中概股板块中为数不多的“估值洼地”,尽管人们极为热衷于探讨相关话题,然而事实上,市场对于这一领域的价值认知仍不算全面,这一点在腾讯音乐身上尤为明显。

从2002年的互联网股到2012年的白酒股,再到2015年的白马股以及2019年后的新零售、新消费股,纵观人类整个投资史,真正的超额收益往往都来自于对赛道、对优质企业的深刻理解与判断。

事实上,这样的案例在资本市场中并不少见,诸如几年前的亚马逊。

2015年初,亚马逊与阿里巴巴的市值同为2000亿美金。到2018年,亚马逊与阿里巴巴净利润同为110亿美金左右,但两者的估值却天差地别,亚马逊的市值8728亿美元,PE高达75.99倍,而阿里市值只有5486亿美元,PE只有24.38倍。

究其原因,是市场认为对两家公司的定性不同:由于亚马逊的主要利润来自于云服务,因此亚马逊被视为一家科技企业;而阿里巴巴的主要利润来自于电商业务,因此其只是一家电商平台。

不止于在线音乐服务商,更注重全民音乐审美的培养与音乐人才的挖掘,在夯实精细化音频服务的同时,洞见中国音乐产业格局下一次跃迁,这才是市场一直坚信腾讯音乐的估值逻辑有望被重估的关键所在。

当然,这种说法并非“空中楼阁”,而是在不同维度已有所显现——

从所处赛道来看,在线试听的市场规模和增长趋势毋庸赘述。赛道决定行业“最值”,行业“最值”决定企业“最值”。这也是资本市场投资者不断涌入新消费、新社交领域的原因之一,行业“最值”够高,从业企业才有可畅想的余地。

腾讯音乐身兼音乐、社交和音频等众多热门赛道,除了这些赛道本身的商业价值可以做出叠加之外,并培育出更多子品牌矩阵,这势必会帮助其撬开更大的想象空间。

从商业模式来看,在“在线音乐+社交娱乐+长音频”的多业务生态驱动下,腾讯音乐的内容生态不断扩容与升维:对上紧抓与内容产出方的合作;中间依托于腾讯的社交生态,优化内容、娱乐及社交娱乐的整合探索;向下持续推进音乐与游戏、影音、文学乃至B端汽车、智能家居等领域的广泛连接,迭代自身的商业方法论。

4

写在最后

财务数据或许只是腾讯音乐能力的某种印证,然而这背后却是一套更加行云流水的商业驱动力,即:用产品与服务的升维,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需求;用极致的体验性价比,填充平台用户的消费意愿;用商业的持续创新,承载自身“产业样本”的价值。

多年下来,腾讯音乐已从基础的在线音乐服务,一路发展成为集音乐、音频、娱乐、宣发、创作与社区等于一体的商业新典范,这种“声态”不仅为中国音乐产业的发展开创了一种新的思路,同时也标志着全球音乐产业将迈进高度融合、共荣共赢的时代。

*文中配图来自:腾讯音乐官方。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