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C位担当 销售易布局CRM赛道的下一个十年)
在经历不平凡的2020年,企业对于数字化技术的认知正在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同时,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发展数字经济,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成为各行各业的共识。
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是实现技术和数据驱动的客户运营,真正将“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贯彻到企业的业务、管理和运营流程中。
而作为专业的客户关系管理软件,CRM在当下正在迎来新的发展契机,毕竟CRM的本质就是连接企业与客户。
在销售易创始人兼CEO史彦泽看来,数字经济是一个以客户为中心的时代,CRM在B端将企业后端供应链、前端需求链与外部的合作伙伴、客户以及产品设备连接起来;而在C端,CRM助力企业与消费者连接起来。
见证CRM行业十年变化
回顾CRM的发展,我们看到销售易的每个阶段的发展与产业变革产生了共鸣,从移动化CRM到PaaS,再到B2C消费领域的战略布局。
销售易诞生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其主张通过新型互联网技术与CRM的结合,集成云、移动、社交、大数据等技术,打造出全新一代连接内外的互动型CRM,引领企业数字化从客户数字化开始的市场潮流。
然而,要想真正给客户提供支撑整个客户旅程的一体化CRM产品,仅仅靠SaaS模式还不够。销售易并没有将CRM只是简单看作一个SaaS服务,而是投入了数年精力和大量资金,从通用CRM能力起步,并打造了PaaS平台,再通过PaaS平台能力向垂直行业延展,而不是只做某个垂直行业的CRM。
在B端领域销售易CRM的十年打磨,通过SaaS+PaaS平台的产品组合,使得销售易先后获得沈鼓集团、联想、上海电气、海康威视等多个不同行业的头部企业青睐。同时,凭借国际化能力的持续创新,借力国家鼓励自主创新的“信创大潮”,销售易也以更好的本土化产品服务替换了众多国际CRM品牌,成为唯一连续4年入围Gartner SFA(销售流程自动化Sales Force Automation)魔力象限的中国CRM厂商。根据Gartner报告,在BI报告分析能力、移动端能力、渠道管理能力、商机管理能力等细分能力上,销售易得分持平或超过了Salesforce、Oracle、SAP等国际巨头。
开启CRM下一个十年
经过十年的积累,销售易在B端领域已经站稳脚跟。如今随着C端消费者的在线化,企业需要洞悉消费者,掌握与消费者间的连接,实现对消费者全生命周期的覆盖,销售易开始布局B2C新战场。
数字化已经渗透到我们的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线下购物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商家推出微信扫码注册会员;或是,用户在线上购买商品后,商家也会附带一张印有微信小程序二维码的小卡片,通过给予优惠券或返现的方式,来吸引消费者注册成为会员。
在数字经济时代,生产与消费之间的“墙”在被打破,消费者能够深度参与到生产过程中去,生产者能跟踪到消费的每个阶段。企业数字化转型需要连接客户及消费者,CRM是重要的抓手。
史彦泽认为,销售易发力B2C,这是市场环境结合自身发展共同作用的结果。“B端的CRM,销售流程管理的自动化、智能化很重要。但是C端的CRM,营销获客和客户洞察及运营很重要。销售易让每个品牌与终端用户的连接更加数字化、智能化。”
为了更好地践行B2C消费领域的战略布局,销售易推出了基于企业微信的私域客户运营解决方案,从拉新获客、导购赋能、交易转化、客户运营、风险监控等各个环节帮助品牌企业从“连接”到“闭环”,打通私域全链路,实现生意增长。
而且销售易早已拥有了成熟的PaaS平台能力,这也成为了销售易进军消费级市场的天然优势。通过与腾讯的深度合作,销售易连接C端消费者的能力也得实现了“连接”价值最大化。
目前,在C端业务方面,销售易率先选择了汽车、金融、零售三个垂直行业作为重点,并收获了例如良品铺子、唱吧、洽洽食品、得到、keep等多家知名企业。
例如销售易帮助某中国母婴产品品牌商通过One ID mapping技术打通全渠道用户数据,实现对用户的分群画像,以实现千人千面的用户运营;帮助某汽车品牌建立客户服务微信小程序,通过售后保养等众多触点实现客户留存,并可根据用户画像实现精准推荐,实现线上线下客户管理的闭环。
无论是深耕B2B,还是开拓B2C,新一代的CRM都不再是单纯地给销售使用,管控销售流程的管理工具,而是以客户为中心,帮助企业触达客户的连接助手。只有连接客户,才能真正让CRM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价值体现出来。
在过去十年,销售易深耕CRM,不断引领行业发展潮流。展望下一个十年,销售易在战略、技术和产品方面已经准备就绪,引领CRM赛道,打造B2B+B2C多行业多领域的领导者。
真正的数字化转型应该以客户的连接和客户的数字化作为突破口。“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以数字化的能力驱动业务发展,实现从产品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转变,在这个过程中,销售易致力于成为帮助企业数字化运营、数字化转型升级的赋能者。” 史彦泽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