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杉杉股份拟建20万吨/年负极材料项目 业内人士称有望提升市占率)
杉杉股份加快负极产能建设,20万吨/年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项目将于四川启动。分析人士认为,此举为满足大客户订单需求,而一体化生产线将有利于降本增效,提升市占率。
目前负极材料市场主要受限于石墨化供应,整体供应呈偏紧状态。百川盈孚称,主流大厂满负荷生产,而中小型负极企业受石墨化供应紧张影响多选择生产储能材料来维持市场供应。
“石墨化工序价格在往上涨。有的企业在建的时候没有配套,可能需要外加工造成紧张。另外,内蒙古有做石墨化的集中区域,而此前限电措施也影响了产能,进而推高了价格。”百川盈孚分析师宋娟对记者说。
东吴证券锂电团队也认为,今年受各地限电影响,石墨化产能约70万吨,而负极厂出货约67万吨,处于紧平衡状态。而新增产能要到年底乃至明年一季度投产,达产则需至第二、三季度,故石墨化供给紧缺,预计持续到明年年中。
当前石墨化价格从1.4万/吨涨至1.8万-2万/吨,业内预计Q3或将进一步小幅上调,而石墨化涨价拉动负极价格上涨约5%-10%,一体化负极厂商或将受益。在碳中和背景下,低电价石墨化产能为稀缺资源,龙头具备先发优势。
公司在公告中称,此次项目为集原材料加工、低温改性、石墨化、碳化及成品加工五大工序于一体的负极材料生产线,叠加四川当地丰富的水电清洁能源以及电价优势,将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盈利水平。
申万宏源电新团队指出,杉杉的主要客户包括CATL、LG化学、ATL等,与主要战略客户的合作正持续深化,急需扩产以满足大客户订单的增长。而此前内蒙古包头10万吨一体化项目已经验证了工艺技术,公司市占率有望快速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现在锂电下游新能源车市场火爆。根据EVTank预计,全球动力电池需求将在2025年达到1059GWH,正式进入TWH时代,并在2030年达到2661GWH。宁德、LG化学等都在谋划欧洲建厂,产业链材料厂商也随之活跃。
杉杉在公告就表示,此次选择眉山,另一重要原因在四川是中欧班列的主要起点之一,此举有利于公司依托当地铁路交通,拓展欧洲市场、保障海外业务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