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IT科技 - 正文

新能源产业链隐秘的角落:锂电巨头聚集 电池回收成新掘金点

来源:财联社 作者:郑远方 2021-08-18 15:03:34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新能源产业链隐秘的角落:锂电巨头聚集 电池回收成新掘金点)

新能源汽车发展逐渐驶入深水区,动力电池装机量不断攀升的同时,产业链也将目光聚集向废旧电池回收利用。车企、电池厂纷纷下场,在“垃圾”中力图掘金,战火从电池制造环节,一路烧到了回收再利用。

Business Korea今日报道,LG能源解决方案表示,拟将废电池出售给回收厂商,并从中提取镍、钴,用于生产电池正极材料;SK创新、三星SDI也同样作出了相关布局。

据《科创板日报》不完全统计,7月以来,产业链头部企业在废旧电池环节动作频出。

此外,就在7月7日,发改委等多部门印发“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的通知,其中提出,动力电池等新型废旧产品产生量大幅增长,回收拆解处理难度较大。而规划的重点工程和行动中,就包括了废旧动力电池循环利用行动。

市场规模达百万量级 行业格局初现

近年来,汽车产业电动化热潮迭起,新能源汽车保有量逐年上升,截至今年6月底,国内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达603万辆。然而,随之而来的便是动力电池的回收问题。

根据国家规定,动力电池容量衰减至额定容量的80%以下,就要面临退役、被强制回收,而最新一批的新能源汽车配备的动力电池已处于退役期。从数据来看,2020年我国动力电池退役量高达20万吨(约25GWh),预计2025年后,每年退役电池数量增长将超百万量级。

除去市场规模之外,原材料价值也是厂商瞩目的一大原因。业内人士指出,通过电池回收再利用,厂商可以在避开价格波动影响下,获得锂、钴、镍等原料。《废旧锂离子电池市场规模及回收利用技术》显示,以NCM523电池为例,其镍、钴、锰元素的金属含量分别为11.78%、4.75%和6.65%,回收价值较高。即使是贵金属含量最低的磷酸铁锂电池,其1.6%锂元素含量仍高于我国开发利用的品位仅0.8-1.4%的原矿。

中金公司8月10日报告指出,电池回收有助于缓解原材料供应压力,同时符合生态环保大方针,看好未来电池回收市场高景气度;而电池企业和电池回收利用的战略合作,也有望进一步强化产业链纵向深度整合。

从市场格局来看,工信部2018年、2021年陆续发布电池综合利用白名单,两批合计27家企业,行业格局初现。除去已布局电池回收的比亚迪、宁德时代、国轩高科等电池厂商、蔚来等整车厂之外,

光华科技作为入选第一批符合规范条件的五家公司之一,在电池回收领域有较强优势;

格林美2020年公司动力电池回收量较2019年翻倍增长,实现0.93亿元收入,同比增长175.11%。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