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临门一脚赶上赴美末班车 中概股密集披露上市后首份财报)
美国证监会的持续强监管已经给中概股企业造成了巨大的压力,而这一趋势仍然继续。
8月17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主席Gary Gensler在社交平台表示,其已要求SEC人员停止处理内地企业通过“空壳公司”在美国IPO的注册。
Gary Gensler在视频中指出,部分中国营运公司透过“空壳公司”向SEC注册上市,当美国投资者误以为自己正投资一间中国企业时,他们投资的企业可能是一间在开曼群岛注册的实体。他要求内地企业应完全披露在开曼群岛的实体与内地境内公司之间的资金流动。
自滴滴事件之后,在美上市的中国企业数量大为减少。根据Wind数据统计,自滴滴出行6月30日在美上市后至今,7月仅有两家企业成功登陆美股市场。而去年同期是四家。8月以来暂无一家成功在美上市企业。
多家公司披露上市后首份财报
由于政策的不确定性,今年以来赴美上市的很多互联网公司都暂停了脚步,而赶在了“临门一脚”登陆美国资本市场中概股也迎来了上市后的首次财务亮相。
中国最大的二手消费电子产品交易和服务平台万物新生(爱回收)集团(纽交所股票代码:RERE)8月17日公布上市以来的首份财报。报告显示,万物新生集团2021年第二季度营收为18.68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同比增长56.2%,全平台成交GMV为78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同比增长69.6%。
万物新生是一家“互联网+环保”型循环经济企业,今年6月份在纽交所成功上市,被称为“中概股ESG第一股”。上市以来,已获得包括高盛、美银、华兴、广发、中信证券等国内外知名券商的首次研究覆盖,并均获得“买入”评级。
就在上周,数字货运平台满帮集团(NYSE:YMM)发布2021年第二季度财报。满帮第二季度成交GTV达740亿元,同比增长57.8%,履约订单数达3600万单,同比大增87.9%,发货货主平均月活达153万,同比增长40.3%。总营收11.2亿元,同比增长超过一倍,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Non-GAAP)下净利润约9950万元,实现持续盈利。网络效应凸显,服务持续优化成为其高速增长的支撑。
满帮集团董事长兼CEO张晖曾表示,很高兴能够在上市后的第一个季度取得较为满意的业务进展。满帮稳定增长的背后,是中国物流行业蓬勃发展的缩影。未来,满帮将持续探索智能化货运行业前景,为物流从业者带去更多长期价值,助推中国物流行业数字化转型。
这些在今年上半年上市的公司业绩整体而言表现还是可圈可点,在各自领域还是持续维持创新的领跑地位。而已经上市的中概股公司也还在积极进行业务创新,探索更多商业想象空间。名创优品也在今日公布了2021财年Q4财报,总营收达24.7亿元人民币,较2020年同期同比增长59%。其中,国内营收19.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3%,海外营收5.2亿元人民币,同比大幅增长179%。该季度Non-IFRS净利润1.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42%。
中概股内忧外患前景迷茫
7月10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就《网络安全审查办法》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据该办法规定,掌握超过100万用户个人信息的运营者赴国外上市,必须向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申报网络安全审查。监管层已经明确表明加强对互联网公司的监管,包括阿里巴巴、百度、腾讯的处罚等。
受一系列国内政策的影响,在美上市中概股过去一个月呈下跌态势。据报道,零氪科技、Keep、便利蜂、小红书等都暂缓了赴美IPO,天鹅到家、哈啰出行也陆续撤回了IPO申请。
“我们也很无奈,其实准备了挺久的,但政策是最大的不确定性因素,现在只能等待,集中精力做好主业,”一家拟赴美上市公司的投资者关系负责人和记者表示:“我们所处的行业在美国是有比较好的投资者基础的,暂时还没有考虑去香港,历史上也会有中概股不同阶段的上市窗口期,还是继续观察一下政策。”
桥水基金创始人达里欧表示,美国和中国的制度和市场都存在机遇和风险,可能会相互竞争,实现多元化。中概股应该被视为投资组合中的重要部分,因此应观察趋势,不要误解和过度关注这些摆动。
而另一方面,从资本的角度对于通过美国资本市场退出有了新的认识,按下上市暂停键以后,在投资方面也会做一定的调整,不过投资中国的初创企业仍然是大势所趋。
Preqin亚太项目数据副总裁陈健俊表示,监管机构接连采取的审查,无疑会影响投资者的信心,也意味着投资者在做决定的时候除了估值过高的问题外还要考虑到监管风险。中国初创公司的发展潜能加上有一定政策的支持,投资者很难在短时间内找到可行的替代方案。可以预期中国在互联网和数据安全的监管只会继续扩大,影响行业常态,使得去美国上市的机会越来越少,从而影响海外私募股权机构的退出策略:如GP股权转让、一级市场售出或通过二手份额市场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