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打击“伪冒”APP诈骗 铸就安全防线 省呗在行动)
近期,青田县公安局发布了一则关于返还涉案资金的公告,引起广大市民关注。该公告称,市民魏某某在伪冒“省呗”APP借款后,操作时遇到困惑,为解决问题通过网络渠道找了一位自称是“省呗”的假客服。之后由于缺乏警惕再加之还款心切,在“假客服”诱骗下给对方银行卡转账,被骗取人民币3129元。幸运的是,魏某某发现自己被骗后立即报警寻求帮助。青田公安高度重视并迅速采取行动,对骗子银行卡进行冻结,以阻止其进一步实施犯罪,魏某某被骗取的金额也将在公示满30天后返还。
反诈利剑破“山寨” 火眼金睛守护用户安全
一直以来,省呗高度重视防骗反诈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早在此前,为提醒用户谨防此类骗局致使钱财受损,省呗在其各个官方渠道公布了伪冒“省呗”的诈骗过程:诈骗分子冒充“省呗”客服向用户致电、发送短信,或主动添加用户微信、QQ等社交账号,向用户发送诈骗链接;用户点击诈骗链接,进入伪冒的“省呗”APP下载页面,下载并注册使用;诈骗分子通过伪冒APP,冒充“省呗”客服“接待”用户,利用各种方式骗取用户支付工本费、服务费、印花税、保证金、认证金、违约金等名目的费用,侵害用户财产。
诈骗手段日渐新 防微杜渐不轻心
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诈骗分子的诈骗手段也愈发“高明”。据公安部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范围内共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超过46万起,全国公安机关累计推送预警指令2.4亿条,这一数字令人震惊。
随着人们对互联网的依赖程度增加,诈骗分子不断寻找机会,通过各种技巧和策略,并利用人们对新技术和在线平台不熟悉的“时间差”进行欺诈。尽管公安机关和相关部门采取了积极的措施,网络诈骗仍然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且无法仅依靠单一力量在短暂时期内消除,对个人和社会均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这些诈骗手段的“高明”程度,使得很多人难以分辨真伪,防不胜防。以“福利短信”为例,网友杨先生在手机上收到一条点赞送福利的短信,比较好奇就加了对方微信。通过微信聊天,杨先生下载了一款APP,对方称只要跟着操作,就可以赚钱,试了几次后,确实有钱赚,杨先生就信以为真,但在不间断地转账之后,杨先生发现平台无法提现,才意识到被骗。
此外,随着ChatGPT的爆火,相关的“AI骗局”也在酝酿。5月22日,包头警方发布一起利用人工智能(AI)实施电信诈骗的典型案例,骗子通过AI换脸及拟声技术佯装成熟人,以视频聊天的形式对被骗者郭先生实施诈骗,仅10分钟就诈骗430万。而直播卖货的盛行,也让部分骗子找到了新的诈骗思路。一位老大爷3天花费15万元在某直播间购买了号称是宋清时期的古董古玩,但经专业机构鉴定均为低端仿品,目前平台已介入帮助老人退货退款!
多措并举 合力筑牢反诈“防火墙”
不法分子不断创新手段进行诈骗,伤害了无数无辜者。我们需要加强警惕,提高识别能力,掌握防范知识。在此,省呗呼吁消费者:日常保护好个人信息,是预防网络诈骗的重要一环;其次,要提高网络诈骗的识别能力,是避免网络诈骗的关键;此外,教育家庭成员和身边的人,也是预防网络诈骗的重要环节。
在这场“全民反诈持久战”中,为了更好贯彻落实“反诈”精神,省呗一直在行动:定期维护官方平台反诈类品牌内容,提醒用户谨防被骗;协同应急小组及时跟进诈骗信息处理;与全国各地反诈中心保持紧密联系,及时同步诈骗案例;定向对接协助被骗用户挽回损失;利用自身品宣渠道开展防骗宣传等。
政府、企业和个人加强合作,形成联防联控的网络安全体系,是防范网络诈骗的必然选择。未来,省呗继续将反诈融入到日常工作中来,持续巩固反诈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