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公司动态 - 正文

IPO观察丨健身器材行业加“数”前行,康力源如何重构竞争壁垒?

来源:松果财经 2023-06-25 10:34:12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IPO观察丨健身器材行业加“数”前行,康力源如何重构竞争壁垒?)

近年来,健身器材市场的火热,引来了资本的广泛关注。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健身器材市场规模为546.5亿元,同比增长15%,预计2024年或可达到799.6亿元。在这股浪潮之下,多家健身器材企业递出了IPO申请。比如,2021年11月-2022年5月,半年时间内就有力玄运动、康力源、三柏硕共3家健身器材厂商冲刺IPO。

而近日,康力源已成功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首发价为40.11元/股,发行市盈率为33倍,开盘股价为55元,涨幅为37.12%。

虽然目前健身器材行业前景广阔,但是竞争愈发激烈,尤其是在智能化时代,健身器材厂商如何应对数字化转型,保持差异化竞争优势,也是不小的难题。

广阔市场下,能做好差异化的企业更具有竞争优势

近年来,随着全民健身理念的普及,大众不再将健身作为一种兴趣消费,而是将其作为习惯融入生活中,健身器材行业也因此迎来全新增长空间。根据QYResearch发布的数据显示,预计到2027年,中国市场健身器材消费额将达到37.91亿美元,较2022年增长41.14%。

不过在市场一片繁荣的背后,并不是每一个参与者都能分得一杯羹。

毕竟这是一个“僧多粥少”的时代,目前的健身器材市场已经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分化,高、中、低端的市场竞争格局已初步成型,企业之间的竞争日渐白热化。

具体而言,高端市场基本上是由爱康、力健、必确、泰诺等国际品牌主导;而中端市场主要是由乔山、舒华、英派斯、金陵体育等国内知名品牌占据;至于低端市场,则是一些区域性品牌活动的空间。

整体来看,行业参与者众多,其中国外品牌的发展地位较为稳固,本土品牌要想突出重围难度不小,而考虑到健身器材行业面对的市场需求多样,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之中生存下来,本土品牌必须做好差异化。

目前,健身器材厂商的差异化塑造主要从产品发力。比如,针对学生群体,提供功能多样、外观设计感强、价格适中的产品;针对白领群体,提供功能针对性较强、外观精致、价格偏高的产品等。但围绕产品的差异化竞争已成为行业常态,想要脱颖而出,往往需要更深入洞察市场需求,不仅专注于产品的多样性,更要重视如何在销售渠道、服务体系等方面树立独特优势。

而此次康力源成功上市,也意味着其发展战略获得市场认可,尤其是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方面,或许可以为其他健身器材厂商提供一定的参考样本。

据招股书显示,康力源在健身器材领域深耕二十余年,已成为行业龙头。在产品体系上,其形成了以综合训练器和自由力量训练器为主导、无氧与有氧结合、室内与室外结合、家用与商用结合的综合性健身器材业务体系,涵盖产品种类多达几千种,能够最大程度满足市场需求。

而为了及时把握市场需求走向,公司打造了“外销定制化+内销品牌化+线上市场化”三位一体销售模式,可以对海量客户需求进行全面的收集、分析、总结,同时立足内销与外销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ODM/OEM与“JX FITNESS”“康力源”等自主品牌相结合的多元化的销售体系,逐步扩大市场规模。招股书显示,康力源生产的产品已经畅销至美国、欧洲、澳大利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可以说,凭借独创的三位一体销售模式,康力源已经形成了坚固护城河,飞轮效应凸显,这从业绩上就可见一斑。招股书显示,康力源2020-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67473.14万元、70218.85万元和60662.08万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336.60万元、7828.19万元和8427.18万元,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健身器材行业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较大。在2022年,由于宏观经济因素影响,健身器材商用市场萎缩,俱乐部、健身房等开业量呈现下降趋势,相关厂商的获利空间持续收窄,如舒华体育的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3.47%至13.52亿元,而康力源的营收也同比下降了13.61%。

这种情况下,一些厂商企图利用降价等手段抢占市场,但难免急功近利,导致产品同质化情况越来越突出,这其实不利于行业的良性发展。长远来看,还是需从市场需求入手,注入科技的力量,深化产品端的差异化。

行业加“数”前行,智能健身的重要性凸显

在如今万物互联时代,传统健身器材单一的机械健身功能已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用户希望健身过程的科学性、互动性、共享性、娱乐性特征更加突出,这种情况下,健身器材行业的智能化趋势已经不可逆转。基于此,智能健身设备市场近年来表现异常火热。智能健身镜、智能动感单车、家庭智能力量训练设备等产品运用数字化技术,不仅打破了健身的时空限制,还逐渐呈现出了智能生态化的健身体验。相关智能健身品牌也借此挖掘到更大的商业价值。

以智能健身品牌Peloton为例。成立于2012年的Peloton,曾经凭借一款智能动感单车支撑起超3000亿元的市值。在“让人们在自己家里用更少的时间获得与在高端健身房里一样的健身体验和锻炼效果”的理念之下,其2019年打造出“智能健身设备+课程内容+社区服务”的商业模式,彻底颠覆了传统健身设备一次性买卖的固有格局,让健身成为可持续化的生态服务。

正是看到Peloton等品牌的成功,“智能健身”也逐渐在国内成为全新风尚。除了华为、小米等互联网大厂紧盯智能健身赛道,纷纷发力智慧运动、智能健身等场景,Keep、小度、FITURE等厂商也在加紧智能健身设备的布局。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Keep智能动感单车2023年上半年的销量已近6万台,同比增133%。在618期间,智能健身镜产品的关注度同比增长了164%,众多品牌中FITURE的表现异常抢眼,新品FITURE魔镜Mini2和FITURE魔镜3系列等迎来了年度销售的小高峰,全渠道环比增长达200%以上。此外,可折叠踏步机、动感单车的成交额也同比增长超40%。可以说,如今的健身器材如果没有智能,将很难吸引到消费者的关注。

当消费端对于产品智能化的需求日渐强烈,供应链上游的企业也必须加入到智能化进程中,对产品进行数字化升级改造,以实现下游品牌对消费者做出的“更高效、更安全、更科学地健身”的承诺。

顺应市场趋势,健身器材生产商正在逐步跨越数字鸿沟,推进数字化转型,以巩固竞争壁垒。比如,舒华体育于今年5月底推出国内首款基于OpenHarmony研发的AI智能跑步机,从芯片、操作系统到AI专业运动算法,全面做到国产自主可控;英派斯自主研发数字健康服务平台,促进设施、器械、运营和数据的智能化。

而康力源也在不断通过研发,跑出智慧“加速度”。根据招股书显示,康力源2020-2022年研发投入金额分别为1954.63万元、2167.91万元和1858.79万元,目前已成功量产多款带有自适应感应、人脸识别、数据共享、娱乐交互功能的智能产品。此次IPO募集资金6.26亿元,也将用于智能健身器材制造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智能数字化工厂建设项目。同时,公司表示,将以“人工智能+云计算+IoT物联网技术”体系为依托,持续推出更多的智能化产品和解决方案。

可以预见,随着健身器械生产商技术上的比拼更加火热,行业的发展面貌有望迎来新的一轮重塑。

作者:无言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三柏硕盈利能力良好,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