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公司新闻 - 正文

金融与科技“双向奔赴”放大协同效应,AI技术成果路演在重庆举行

来源:中国网财经 媒体 2025-07-11 10:39: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金融与科技“双向奔赴”放大协同效应,AI技术成果路演在重庆举行)

中国网财经7月11日讯 7月10日,“科技金融 AI驱动——AI技术成果路演”在重庆两江新区举行。这是重庆 “金融聚能 智汇山城——AI领创企业重庆行暨西部金融中心之夜”活动的四大分会场之一。由重庆两江新区管理委员会、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重庆监管局、全球AI攻防大赛组委会指导,重庆蚂蚁消费金融有限公司、蚂蚁智能与安全实验室主办。

“AI技术成果路演”旨在搭建金融机构与AI科研团队对接的平台,发布最新AI研发成果,为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提供“即插即用”的创新方案。现场还安排了AIC基金(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基金)集中签约和圆桌交流,推动资本与技术对接,助力金融支持科技企业发展。

 政府搭台:探索“金融+科技”特色发展模式

科技既是金融发展的核心动力,也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关键支撑。重庆作为西部科创中心,同步推进金融中心与科创中心“双中心”建设,通过赋予金融更高的科技含量,鲜明树立起西部金融中心“金融+科技”的城市辨识度。

依托消费金融的产业基础,重庆正吸引一批AI领创企业落地合作,推动技术与金融、科技与实体深度交汇,AIC基金等重大项目平台加速聚能,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构建起新的桥梁路径。

两江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杨海岚在致辞中谈到,人工智能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场景广泛,建议充分发挥金融科技赋能作用,推动人工智能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提升人工智能在智慧金融、智慧医疗、智能制造等领域的应用,并推动金融反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围绕专项信贷、产业基金、资本市场为人工智能全产业链提供资金支持,同时加大人力和智力技术投入,做好金融风险点预判和防范。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重庆监管局二级巡视员王劲表示,重庆金融监管局联合多部门推动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协同创新金融服务模式,聚焦“贷、保、投”三方面,推出金融支持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22条”举措、支持专精特新企业“13条”措施等一揽子政策,以及高新企业研发中断保险、中试综合保险、人工智能产品质量安全保险等产品,为科技企业提供覆盖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接下来,重庆将深入探索“金融+科技”特色发展模式,持续推动完善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体系,加快推进金融数字化、智慧化转型,不断为西部金融中心建设汇聚智慧和力量。

当天路演活动现场,签署了意向性股权业务合作协议、意向性股权投资协议、AIC基金战略合作协议、科技金融综合化战略签约,将通过设立AIC股权投资基金,以及提供贷款、股权、结算等一揽子金融服务,助力企业降本增效。此外,现场还举行了AIC基金投资分享会与高校AI技术成果路演。

企业唱戏:金融业成AI大模型规模化应用先行领域

目前,金融智能化升级成果显著,金融业已经成为AI大模型规模化应用的先行领域。当天活动现场,火山引擎、蚂蚁消金、蚂蚁数科、深擎科技等行业领先企业的代表,分享了各自在AI领域的探索和实践。

火山引擎金融行业总经理刘俊介绍,金融业已经从建设算力模型过渡到建设智能体、AI延伸应用上。火山引擎打造金融AI原生应用,目前其大模型、智能体平台及场景方案已覆盖70%系统重要性银行及数十家券商、基金公司。

蚂蚁消金副总经理兼首席风险官林嘉南介绍了AI 大模型在风控领域的创新应用。为解决30岁以下年轻人因缺乏传统授信材料而普惠服务不足的问题,蚂蚁消金依托新一代智能实时交互式风控系统,推出“小红花”额度互动功能,首创“证书提额”模式,运用AI技术,将用户提交的多元化、碎片化信息转化为他们的信用证明,让用户有机会在基础额度之外,获得额度提升。目前支持职业证书、技能证明、学历奖项、工作证明等超过1000种材料,试运行的数据也显示,这一互动功能,有效促进了用户和机构的金融健康。

蚂蚁数科AI技术负责人、AI算法技术部总经理章鹏则认为,金融智能体是行业大模型落地成功的关键技术,当前蚂蚁数科已推出百余金融场景智能体解决方案,覆盖银行、证券、保险、通用等四大领域,“建议金融机构构建专属的金融大模型,而非找通用模型移植,建立自己的知识库,通过大模型能时刻感知接收整个金融市场的起伏,促成业务做分析、做决策。”

“金融智能体落地除去技术工程的创新,同样离不开业务场景与科技相互融合。”深擎科技CEO柴志伟表示,企业聚焦于金融内容科技领域,推出面向C端的智能体助手平台混天凌,改变交互、服务、交付方式,灵活使用多模型协作,助力金融机构打造出包括板块、个股、ETF异动解读、热点事件解读、基金和账户诊断等赋能投顾的场景智能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