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韦乐平:云网融合将成各方争夺的战略性高地)
4月14-15日,主题为“云网智联,助力数智创新”的2021中国云网智联大会(原中国SDN/NFV/AI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本届大会重点聚焦在5G核心网、5G专网、云骨干网、多云互联、SRv6、算网融合、边缘计算、云/网/边协同、自治网络、云网切片、智能运维、云化数据中心、云原生系统、零信任安全构架、SD-WAN等网络转型当中的最新热点话题。
工信部科技委常务副主任 韦乐平
在本届大会的开场演讲中,工信部科技委常务副主任、中国电信集团科技委主任、SDN/NFV/AI标准与产业推进委员会主席韦乐平发表了《云网融合的思考》主题演讲。
云网融合的定位
会上,韦乐平用“思考”的方式总结了一年多来包括运营商、互联网公司、设备制造商、服务提供商在内的行业各界对云网融合的定位与表述:
第一,云网融合是IT与CT融合的新阶段;
第二,云网融合是新型信息基础设施的底座;
第三,云网融合是赋能数字化转型的基础底座;
第四,云网融合是数字化服务的基本形态。
另外,云网融合是战略型的关键业务,是决胜云改的关键突破口。同时也是电信运营商、互联网公司和各类ICT制造或供应商共同追求的未来ICT的大目标,无论是从基础资源,还是基础平台,或是业务应用,数字化转型,几乎所有的角度都能体现出云网融合的重要性。
融合总在不断上演
韦乐平表示,早在1876年电话诞生,1949年计算机出现,这段时期电话通信一直处于模拟通信阶段,直到1965年第一台电子交换机出现,才真正进入数字化时代,随后CT与IT的融合就在不断上演,电信开始依托计算机技术和电信网功能及性能不断发展进步。
CT与IT之间早已开始了不断融合
再从计算机世界来看,六七年代的小型机,90年代到PC机,之后是互联网,现在是云计算,然后就到了云网融合,统一管理调度的阶段。而通信领域来看,六七十年代是电路交换,90年代是分组交换,20世纪是网络化,现在进入云化网络阶段,最终也是进入云网融合阶段。因此,韦乐平表示,“无论从计算角度还是从通信角度,都是向云网边端一体的云网融合阶段去发展。”
资源融合的趋势
从资源层面的融合来看,就是要资源统一云化。但目前来看还是比较分离的,如DC边缘,计算、存储、网络资源还是比较独立的,很多都依靠静态配置。基于传统网络业务,按行政区组网,DC只是网络的边缘节点,尽管很重要,但其属于边缘,不属于核心。
而在云网融合中,韦乐平表示“DC成为了一个核心。业务IC资源与网络资源都要实现虚拟化和云化,云延伸到边缘乃至终端,云网边端协同一致,资源最佳分布。面向云化互联网业务,DC也将成为网络核心,其不仅仅是云的核心,也将慢慢成为网络核心。”
产业融合的趋势
从产业融合的趋势来看。韦乐平指出,电信运营商以网络为主,到云网并重、云为核心。比如AT&T和VZ等国际运营商放弃自有云,改为多家云公司在细分领域合作,提供各类云服务,自身则聚焦在连接业务上,这就是传统网络服务于云之间的典型合作。而中国运营商则全面进军云领域,提供自有的云服务。
相反,AWS等国际云服务商纷纷布局5G核心网,结合5G网络与云优势,试图进入电信行业。阿里云、腾讯云也推出了SD—WAN等网络服务,提供企业入云和广域分支互联服务。
在韦乐平看来,ICT行业在中国比较特殊,已经从提供云网设备进入到云网服务运营阶段。如华为从云网制造业已经全面进入了云网服务领域,目前华为云的服务已经开始超过中国电信、腾讯,排到国内第二位,开始超过中国电信、腾讯,现在成为第二位。另外,新华三、浪潮均推出了行业云服务落地政务云等市场。因此,在中国市场ICT厂商确实明显呈现出云网融合的发展趋势。
云网融合的目标与实现
韦乐平表示,“云网运营目的是为了提供一体化供给、一体化运营、一体化服务。原则是网为基础、云为核心、网随云动、云网一体,将分成协同、融合、一体三个阶段来实现。”
同时,韦乐平提出以资源和数据、运营管理、业务服务、能力开放四个维度来衡量云网融合的三个发展阶段:
云网融合是ICT融合的新阶段
网络逐步走向IT化和云化,封闭的网络正融入开放的ICT大生态,除了实时性、敏感性功能以外,网络云化将是大趋势。韦乐平指出,“网络正从以硬件为主体的封闭和刚性的架构,向软件化、IT化、虚拟化、云化和服务化前进。”
另外,韦乐平也指出,“云本身也要变化,需要CT化的增强,要提供网络技术电信,要符合电信的要求,并适合局部的IT环境。特别是对大流量、低时延、高可靠的实时网络通信服务场景不论是在功能、还是在性能以及安全上,都需要进行根本性增强才能实现云网深层次融合的目标。”
云网融合需要开放性环境
韦乐平认为,采用开源技术是实现开放环境的重要举措。所谓开放环境,首先就是软件开源。其次就是开放新的标准化接口及突破厂家专用硬件限制、促进竞争、降低成本,并为差异化的厂家解决方案提供标准化的基础。
开源环境下才有可能使用轻量级的容器化开源软件,由于Kubernetes与底层基础设施解耦,从而可能在跨越DC、核心网、网络边缘上更容易生成和部署业务。Kubernetes有利于使能和催化云原生架构的实现,只有在Kubernetes环境下大量的网络业务才有可能实现云原生的转型架构。今后的目标将逐渐形成开源基础上的多厂家的开放云网环境。
最后,韦乐平讲到,“云网融合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云网边端融合。全面实现网络的云化、云网一体化及运营维护和流程的贯通,让计算、存储和网络三大板块的差异和隔离不再可见。而面对云网融合市场的博弈,电信运营商有他的优势,互联网企业也有其天然优势,ICT企业也有自己的优势。因此,云网融合在中国市场将成为未来三大阵营激烈竞争的战略性高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