撞拜寄:认门干亲好成年
今天,干爹这个词被污名化了。但在雨水节民俗中,干爹、干妈是与健康成长密切相关的,寄寓了父母对子女深沉的爱,称为“撞拜寄”。“拜寄”在北方也称“认干亲”,南方多称“认寄父”“认寄母”等。按行为特征来说,这是一种民间的保育习俗。
过去,川西地区在雨水节就有“撞拜寄”的习俗。这天,不管下雨还是天晴,天刚亮,雾蒙蒙的大路边,就有一些年轻妇女,手牵幼子,等待第一个从面前经过的行人。一旦有人经过,也不管是男是女、是老是少,便拦住对方,把儿子或女儿按在地上,磕头就拜,给对方做干儿子或干女儿。
这种“撞拜寄”,事先没有预定目标,撞见谁就是谁。而其寓意,是为了让孩子顺利、健康地成长。如果实在碰不上人,也有变通法,把孩子拜寄给有神性的山、石、田、土、树、河等。
后来,有的地方干脆设定一个专门场所。父母手提好酒好菜,带着孩子去找能当干爹的对象。如果希望孩子长大有知识,就拉一个文人做干爹;如果孩子身体瘦弱,就拉一个身材高大强壮的人。大多被认的人都会爽快答应,因为一来这是别人对自己的信任,二来多子多福嘛,自己的命运也会因此好起来的。
那场面想想就热闹。爹妈一边叫孩子“快拜干爹,叩头”,一边念叨着,“请干爹喝酒吃菜,请干亲家给娃娃取个名字”。分手后常年走动的称为“常年干亲家”,分手后就没有来往的叫“过路干亲家”。
古时候自然条件、医疗条件都差,幼童健康成长的概率较低。这种在民间广泛流传的习俗,是希望借助、联合社会与自然的力量,共同呵护儿女成长,有大爱存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