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精品推荐 - 正文

巴菲特,又又又买入了!

来源:证券之星资讯 2025-02-13 16:17:2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一直以来,巴菲特的持仓变化备受市场关注。

在沉寂一段时间后,巴菲特再度活跃。近日,他加仓西方石油的消息传出,立刻吸引了市场的讨论关注。今天的文章,我们就再来看一看老巴的最新动向。

一、再度加码西方石油

依据西方石油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的文件中披露,巴菲特旗下伯克希尔·哈撒韦,于2月7日以每股约46.8美元的价格买入763,017股西方石油普通股股票。

此次操作,伯克希尔共计斥资约3572.4万美元,将其持股比例提高到约28.3%。至此,伯克希尔对西方石油普通股的持股数量达到约2.65亿股,市值约129亿美元。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西方石油近两年股价表现并不算好。其中2023年跌幅为4.17%,2024年跌幅为16.01%,今年开年至今微跌。

有机构预计,目前伯克希尔在西方石油的普通股持仓上的未实现亏损已超20亿美元。不难看出,尽管西方石油股价波动,但巴菲特对西方石油的长期投资态度依旧坚定。

其中关于巴菲特买入西方石油的逻辑,研究院此前在实锤,巴菲特大举加仓一文中曾借助老巴过去投资中石油的案例,回顾过老巴的买入逻辑。

当时文章就曾概括道:老巴买入西方石油,其中或许就有着对于供给方面、股东回报、估值等多方面因素的考量。

此外,巴菲特还在致股东信中提到,预计将无限期持有的投资西方石油。主要提及了能源安全方面的观点,大道段永平对此也是颇为认可。

DeepSeek对于买入逻辑的概括是:

一、现金流优先:优先股与普通股的双重收益

1.优先股的高股息:2019年伯克希尔以100亿美元购入西方石油8%股息率的优先股,每年固定收益8亿美元,提供稳定现金流。

2.普通股的长期潜力:尽管普通股账面亏损超22亿美元(截至2025年2月),但巴菲特通过持续加仓摊低成本,押注油价回升后的长期回报。

二、行业周期与能源转型逻辑

1.资源禀赋优异:西方石油是美国二叠纪盆地(页岩油核心产区)的最大生产商之一,资源储备丰富。生产成本约36美元/桶,显著低于行业平均。

2.能源供需缺口:巴菲特认为,全球能源转型需数十年,传统能源仍是经济基石。他指出,美国战略石油储备仅能维持3-5年。页岩油企业的边际成本(约60美元/桶)将支撑油价底部。

3.通胀对冲:油气股在高通胀环境下可通过自由现金流和商品价格联动实现保值。

4.低碳技术布局:西方石油的碳捕获与储存技术被巴菲特视为长期增长点。公司计划到2035年建设70座直接空气捕集工厂,每年提取1亿吨二氧化碳,可能成为未来盈利增长引擎。

巴菲特视角:"当所有人逃离化石能源时,拥有碳中和技术储备的公司将获得垄断溢价"。

三、管理层信任与战略执行

巴菲特多次强调对CEO薇姬·霍卢布的信任:

1.收购阿纳达科整合能力:2019年西方石油通过收购巩固了在二叠纪盆地的地位,尽管承担高额债务,但霍卢布通过资产出售和成本优化逐步改善财务状况。

2.去杠杆化与股东回报:2021年起,公司明确将净负债从400亿美元降至185亿美元(2023Q4数据),并通过股息和回购提升股东回报,与巴菲特的“现金流优先”策略高度契合。

巴菲特评价:"她让页岩油从资本黑洞变成印钞机"。

四、DeepSeek的总结

巴菲特对西方石油的投资是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短期:优先股提供稳定收益,普通股逢低加仓摊薄成本;中期:能源供需缺口和通胀预期支撑油价;长期:低碳技术转型和管理层执行力创造潜在价值。

研究院认为,老巴对能源行业的投资是持续的,而且这是个有差异化的行业,主要差异化体现在成本上,持续拥有领先的成本至关重要。

老巴早年曾今强调:“如果你有一家生产石油的公司,你真正想要做的是,你想要一种管理,在五年或十年的时间内,以低于平均单位成本的价格发现和开发石油。

在这方面,即使是在大公司之间,业绩也有很大的差异,我会给做得好的人发工资。我会给他们很好的报酬,因为他们在为我创造财富。我不会付给这个家伙一大笔钱——他只是在70美元的油价上赚了一大笔钱”。(历史文章:暴风雨前的06年,巴菲特在干什么)

意思就是,在周期行业中,一家企业的长期控制成本的能力才是投资者需要关注的重点。即使是靠资源吃饭的公司,也要避免“靠天吃饭”的高管,而是真正奖励“成本高手”。

二、或认亏离场卡夫亨氏

此外,相对伯克希尔对西方石油还在不断投入,伯克希尔的另一大重仓消费股,卡夫亨氏食品(KHC)则有可能在伯克希尔2月22日公布去年第四季度财报时,进行非现金减记。

因为根据卡夫亨氏公布的四季度机构持股表来看,伯克希尔已经完全退出最大股东名单。

随着2月22日的即将到来,市场预计,届时伯克希尔或进一步退出卡夫亨氏。

谈到该项投资,巴菲特曾在2019年的股东大会上直言不讳地表示:

“我们高估了卡夫的价值。好公司会因价格过高而变成糟糕投资;但糟糕公司并不因收购价格低就变成好投资。如果重来一次,我可能会选择将资金投向其他地方”。

此外老巴还在多个时点,表达过其对于卡夫亨氏的反思:

“我们为卡夫亨氏支付了过高的价格...这仍然是一项了不起的业务,但我们为此付出了太多——认为我们可以协同两个都在努力大幅削减成本的组织是错误的...这是我和3G的共同错误。”(2020年CNBC采访)

将卡夫亨氏与伯克希尔其他投资失误(如IBM)并列,称其为“明显的错误”,认为“我们高估了某些企业的护城河,低估了行业变革的速度。”(2021年股东大会)

PS:本文仅为观点分享,不做投资建议。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