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精品推荐 - 正文

万亿大白马突然大涨!

来源:证券之星资讯 2025-05-21 15:42:06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近日,宁德时代成功登陆港股市场,一经上市便受到了各路投资者的热烈追捧。尤其是其H股较A股一度呈现出超过10%+的溢价,展现出强劲的市场吸引力。

那么如何看待宁德时代港股上市,以及港股当下的溢价?不少朋友对此也比较关注。所以今天的文章,我们就结合免费AI助理“问小巴”工具,来探一探,宁德时代大涨背后的因素。

以下为概括内容(内容由“问小巴”整合输出):

一、港股溢价现象的深层逻辑

1. 全球资产定价权的争夺战

港股国际机构占比超过40%,其定价或更看重宁德时代海外市场的爆发力。这如同巴菲特投资可口可乐时看重的全球化扩张潜力。

当宁德时代在德国工厂爬坡、美国技术授权模式推进时,外资或将其对标比亚迪港股30倍左右估值体系。

2. 稀缺性溢价的货币化

港股新能源标的池仅有宁王具备"全技术路线+全场景应用"的统治力。其神行电池配套极氪001、小米SU7等爆款车型,固态电池研发进度领先同行1-2年。

3. 现金奶牛特质显性化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达969.9亿,是净利润的1.9倍。这种"赚1块钱到手2块"的现金流质量。而同行还在为融资发愁。

二、解剖宁德时代的竞争优势

1. 工程师文化的复利效应

传承ATL时期"用数据说话"传统,其研发费用达186亿(占营收5.14%),在磷酸锰铁锂、凝聚态电池等前沿领域专利数超LG新能源30%。

这就像伯克希尔旗下精密铸件公司——用持续的技术迭代构建成本护城河,单wh利润0.1元是二线厂商的3倍。

2. 产能军备竞赛的终局思维

通过LRS模式(技术授权+代运营)绑定10-20家车企,如同麦当劳通过特许经营扩张。

3035亿货币资金趴在账上,有息负债率仅17.52%,财务费用居然是-41亿元(存款利息覆盖借款成本后还有赚)。

3. 产业链话语权的货币化

应付账款2085亿印证对上游的强势账期管理,应收账款仅601亿显示对下游的议价能力。

三、估值水位的安全边际测算

芒格式提醒:“任何超过20倍PE的成长股,都要用显微镜看其持续性”。 当前26.6倍PE的宁王H处于何种位置?

当前估值定位:宁德时代合理估值中枢在20-25倍,当前港股静态26倍+/A股24.6倍处于区间上限。距离此前15倍低估时,尚有溢价。

巴菲特式估值思考:

按2025年预测净利润660亿计算,若维持25倍PE=1.65万亿市值(A股)。但需满足:全球新能源车渗透率从35%→50%、储能需求翻倍、技术代差保持3年以上。

风险警示:

若新能源车渗透率超50%后增速骤降,估值可能从成长股切换为周期股;技术路线突变风险(如氢能源突破)。

四、小巴总结:

宁德时代当前估值就像"半杯水"——乐观派看到:龙头溢价+全球化潜力+技术储备,当下估值不算太贵;谨慎派认为:制造业终局PE难超20倍,要等极端情况(如行业亏损时宁德15倍PE)。

用巴菲特的话说:"宁要模糊的正确,不要精确的错误"。现在属于合理估值上限区间,但没到"让人流口水"的价格。宁德时代仍是"湿雪长坡"的优质标的,当前价位更宜观察而非行动,静待产业格局出清带来的黄金坑机会。

PS:本文仅为观点分享,不做投资建议。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