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文章,我们继续聊一聊白酒。
近日,段永平在雪球平台上(ID:大道无形我有型)再次发声,再次表达了他对于茅台的一些观点。一句“贵州茅台,大家在害怕什么呢?有点意思!”再次引发了市场的关注与思考。
在他看来,茅台(才)是茅台最好的背书。
段永平作为资深价值投资者,长期持有茅台,其投资理念聚焦生意本质、护城河与长期主义。而当前市场的 “鬼故事”—— 从禁酒令的短期恐慌到 “年轻人不喝白酒” 的受众焦虑,实则与他的投资逻辑背道而驰。
事实上,段永平早年就曾回应过类似市场关切。如今再度回看,段的观点或依然值得细品。本文,我们就再度一同来回顾一下。
以下为主要内容:
1.关于增速:增长放缓,周期下行
关于市场担忧淡季需求不足,叠加经济环境影响,投资者担心行业进入下行周期的担忧。
段永平认为茅台的增长放缓是短期现象,长期看茅台能跑赢通胀。他在过去多次强调,茅台的核心在于其商业模式,短期波动不影响长期价值:
“如果以10年算,我相信茅台大概率会跑赢通胀的。这只是我的理解,不是保证书哈。”
“我们电子产品行业要是碰上不好卖的时候,后果是很严重的。茅台碰上不好卖的时候,只是被动地又多了一些年份酒而已(以后赚得更多)。”
“茅台价再掉一段时间我也不意外的。还是那句老话,10年后回头看这个价钱,很可能像现在看10年前的价钱。”
此外,大道还驳斥过“茅台增长到头”的说法,指出茅台占比白酒总量极小,在喝好酒的趋势下,或还有空间。
“多年前我就以为喝白酒的人会递减的,结果好像和我想象的不太一样。即使递减,喝茅台的人也很难减,因为人们会倾向少喝酒和喝好酒。”
“在加州这种产红酒的地方还到处都是卖烈酒的店呢。茅台在中国白酒里的份额极小。对一个份额只有千分之一的好酒你到底着的是哪门子急?”
2.关于需求:当下年轻人不喝白酒
关于市场担心年轻一代消费习惯改变,引发茅台长期增长潜力的质疑的担忧。
段永平直指这种担忧是误解,年轻人不喝白酒是常态,但不影响茅台的核心逻辑,他说:
“跟不喝茅台的人说茅台就像跟鱼说岸上行走的感觉一样,或者跟不会打高尔夫的人说打高尔夫的乐趣一样。”
“我很怀疑年轻人不喝酒的说法。这几天正好有机会跟几个年轻人吃晚餐,每次我拿酒出来大家都是很想喝的,好酒是很难抗拒的。”
“年轻人从来都是不怎么喝白酒的。”
3.关于政策:禁酒令压制公务需求
段永平当年禁酒令时期对于茅台的点评如下:
“茅台和腐败没有直接关系,但减少公款消费确实会减少很多浪费,短期内应该也会影响到茅台以及很多东西的销量。但公款消费应该不是茅台的大头。
茅台之所以被很多人喜欢是因为茅台是很特别的好酒,喜欢喝的人依然会喜欢喝的,只是以后用公款喝的机会少了而已。
茅台如果短期销量下降些,那年份酒的产量就可以提高了?还真是很少见不怕有库存的生意模式。”
4.关于估值:估值和机会成本理解
有市场观点认为,茅台当前PE约20倍,部分投资者认为估值偏高,市场担心若增长放缓,估值无法支撑等问题。
段永平的观点,则是强调了生意的永续性和现金流。他以自身持股为例,强调茅台的分红和复利潜力:
“如果以10年算,我相信茅台大概率会跑赢通胀的。12%-15%是已经包括利息的。”(彼时茅台股价约1700元附近)
“对有稳定成长的公司而言,这几乎就是道简单的算术题。10%的年增长率,假设投之前的盈利是1的话,30pe就意味着投入30,第10年的回报总和就是17.5,第20年是63(如果我没算错的话)。
而且,茅台10%的平均成长很可能低估了。假如你有一笔现金,长期没有使用计划,你觉得投在哪里最舒服(合算)?”
(段永平想表达的是对于有稳定成长的公司,即使当前市盈率看起来不算低,但只要公司能保持稳定的盈利增长,长期回报依然也会可观)
他批评“择时”心态,主张基于安全边际与机会成本判断:
“知道什么会发生比知道什么时候会发生要容易得多”
“如果你知道你在等什么,那当然要等!如果你不知道在等什么,那你等什么?”
“对投资而言过程正确最重要,心里有个“要求回报率”大概率是会降低你的回报率的。也许可以有个“可接受回报率”,就是低于这个“可接受回报率”的投资就不碰了。我觉得这个“可接受回报率”的底限其实就是国债利率。”
买好公司拿着比啥都强,其次是买债券,然后是存银行。我觉得10年20年后看买茅台比存银行大概率会好...(但段也强调了,一点投资概念都没有的人最好还是存银行比较好一点)。
PS:本文仅为观点分享,不做投资建议。